川旅艺院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琼春 摄影 环境设计教研室)2025年5月15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会在二教四楼举行。本次答辩分为5组进行,由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罗君、环境设计专业负责人罗德泉等5位老师担任答辩组组长。

为保障答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5月12日,教研室组织答辩组长在402召开答辩前部署会。宋晶就2025届毕业设计工作开展情况作出整体说明,向答辩评审组成员传达了《万象城平台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实施细则》文件精神,要求答辩组成员根据《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议要素》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具体要求,严格遵循文件精神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议,重点把关确保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能达到四川省教育厅抽检标准,并强调答辩结束后需由答辩组进行小组复议,从严从实落实答辩工作。
罗德泉强调了答辩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统一答辩评审标准,要求要严格、严谨、专业对待学生的答辩,以保证学生按时按量按质完成毕业设计各项任务。
罗君进一步指出,答辩组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过程性指导,既要严格把控毕业设计质量,也要通过答辩切实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强调指导老师及答辩组成员务必严格审核督促学生将毕业设计报告题目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录入题目保持一致,严格控制学生各项资料严谨度及学生答辩时间。


本届毕业设计以“流变交融·和合共生”为主题,要求本届毕业生在生存数字化、空间品质化、城市更新化的当下,关注数字科技与城市空间微更新,强调跨科学、空间、艺术、人文多维度的融汇互通。毕业设计聚焦“为川渝而设计”、“为美好生活而设计”、“为社会服务而设计”,构建新时代文脉记忆、人居体验、场景更新和美学想象融合的城市新叙事,运用艺术智能化、用设计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关照城市发展现实问题。毕业设计要求前瞻性、实验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坚持“一人一题,真题真做”为原则,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结合环境设计“三三五六五”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围绕教师科研课题子课题;学科前沿课题;结合社会调查、实习和实践的课题等方向。答辩会中,同学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对设计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设计内容、设计成果等方面进行陈述汇报,答辩过程中,各答辩组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新,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本次毕业答辩不仅是对2025届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全面检验,更是专业教育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期待毕业生们带着答辩会上的专业淬炼与师长嘱托,在更广阔的社会场域中继续践行“为美好生活而设计”的初心,让设计成为链接科技与人文、传统与未来的桥梁,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勾勒出属于川旅环境设计人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