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推动“一融双高”,强化工作力度,在基层党建、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针对不同专业,学院将专业特色融入教学精准施教。创设8个红色文化数字化博物馆,以虚拟现实技术展现红色文化,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一师/诗/思/史/事/势一课”特色思政课教学体系,打造《红色四川》校本特色课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学院入选全省首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获批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近三年,累计科研到账经费440万元。办学成果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学院连续多年党建工作被评为“好”的等次,2025年,学院获批全省骨干马克思主义学院。
勇立潮头谋新篇,奋楫扬帆踏新程。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催人奋进,回顾总结了学校过去五年取得的工作成效,提出了“1425”发展战略体系,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擘画了学校未来发展蓝图,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战略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与历史责任,是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牢固树立“窗口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万象城(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全面提升铸魂育人实效,使得学院各方面工作特色更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影响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