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历程
四川旅游学院会计学本科专业于2016年开始招生,其前身为2009年开设的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专科)。会计学专业重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和职业操守,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近年,专业主要围绕大数据会计与公司金融方向,将传统财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烹饪与文旅学科特色深度融合,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化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和前景。
经过九年的持续专业建设,该专业从会计行业的发展出发,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优化课程,通过四大培养平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七大课程模块:通识必修+通识选修+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选修+专业实践+第二课堂,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育人培养理念。逐步形成 “四平台、七模块”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二、党建工作
持续加强支部教研室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引领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科研工作、产教融合、社会化服务等中心工作。带领专业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教学改革
1.人才培养理念
围绕大数据会计与公司金融方向,培养在会计理论、会计职能、会计组织形式、会计工具手段方面,基础牢、 上手快、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或在相关学科深造。
2.人才培养模式
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会计职业技能(数智化会计人才)为主线,在充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基础上,形成以就业为中心,以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为标准,突出数智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特色,形成“一个中心、两个标准、三个特色”的办学思路,培养财务数据整理及分析、风险管理控制、会计信息化应用的专业核心能力。在培养过程中采用 “1+1+N”模式,即1个方向1门校企合作课程,至少一家企业来授课。
3.课程建设


2016年以来,在课程建设方面,会计学专业共立项质量工程项目10个,其中省级2项,校级8项。

4.实践教学
校内实训室
会计学专业拥有ERP实训室、会计学信息化实训室,总面积近700平方米,设备数量134台(套),实训设备总价值456.8万元。

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已与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华税税务师事务所、大华税务师事务所、国富会计师事务所、龙泉驿区财税服务协会、多家银行等单位和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校外实训条件。

5.教改项目
会计学专业自本科建设以来,共有教改项目14个,其中部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1个,校级项目11个。

6.教学成果
代表性教改论文

教学成果奖

四、科学研究
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 10余篇,中文核心10余篇
科研项目:省部级等各级项目30余项

五、人才培养
立足四川,面向新时代服务业会计人才需求,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战略,培养在会计理论、会计职能、会计组织形式、会计工具手段方面,基础牢、上手快、后劲足的会计实务工作者,围绕大数据会计与公司金融方向,能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会计事务所,从事金融、会计、财务管理、税收等工作,具有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和职业操守,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师资队伍
专兼职教师20余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35%,博士学历教师占52%,双师双能型教师占50%。

郭益盈,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四川省普通本科工商管理教指委委员。近年来发表代表性论文18篇,主持/主研市厅级、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长期参与全省教指委相关工作。围绕“数字化变革中的商科教育创新”等前沿议题展开研究。主要承担课程:《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战略管理》《成本会计学》等
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教学改革。
郭益盈教授部分获奖情况:
万象城平台第一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15)
第三届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职称组二等奖(2023)
万象城平台第三届教学名师 (2023)
2.学生竞赛获奖
学生参加高质量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并屡获佳绩。


3.优秀学生代表


4.学生升学就业
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部门从事审计、财会、税务等相关岗位的工作。
考研升学院校包括:山东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郑州大学、河北经贸大学、辽宁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企业金融、东北农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江汉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六、社会服务
教师专家队伍发挥所长,为当地教育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专家中有四川省普通本科工商管理教指委委员,从数字化转型视角对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优秀教师作为青羊区政协委员,长期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发展献言献策,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和指导。
